发布时间:2010-01-14 浏览次数:2439 文章来源:
据国家外文局介绍,近20年来,我们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,比前70年的总量还要超出很多。然而在翻译界涌现的像杨宪益这样的翻译大家却是凤毛麟角。有专家分析原因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翻译的“专业化”水平在不断提高。五四时期,文学翻译家同时也多是著名作家,鲁迅、郭沫若、茅盾、巴金、郑振铎等人,他们首先是文学家,其次才是翻译家。如今,文学翻译被“专业化”,致使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之间产生分离,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似乎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。这种快餐式、分割式的翻译,远离了文学的本质和精品的内涵,无疑难以承载起培养杰出文学翻译大家的重任。
当前,文学翻译近乎于“专业化”很值得反思。在“专业化”操作下,文学翻译在实现求美、求真的统一以及满足当代读者的要求上出现了很多问题。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出来的艺术,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,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,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、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。翻译自然不应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变易,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,深切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,进而在自己思想、情感、生活体验中找到关于原作内容的最适合的印证。同时还必须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,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疑的再现出来。
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谈到文学翻译未来的发展时,对文学翻译的“专业化”曾表示了担忧。确实,翻译需要很高的境界,作家需要研究人和社会。而翻译家更要研究译本的作者,将作者与作品放在一起,才是一部完整的翻译作品。一部作品,自有其独立的魂。这正如读法国文学,我们就要看傅雷的译本;读德国作家契柯夫的小说,那些灵透的短句式只属于翻译家汝龙先生。译本也有经典,也有不可企及的高度。回顾以往,有的文学大家为了一部作品,甚至会耗费掉他们一生的力量。翻译界应继续坚持文化大家们所追求的“精神与经典”并重的传统,只有这样文学翻译才不会离开文学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