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化走出去 急需迈过翻译坎

发布时间:2009-08-14       浏览次数:2450       文章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
“中国儒家经典著作《五经》将被翻译成9种语言,在世界范围内传播。”近日在北京召开的《五经》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上,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,将组织海内外学者共同翻译《五经》,并计划3年半推出英译本。这是我国政

府加强对外文化传播的又一新举。然而,业内专家认为,目前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,仍无法与中华文化自身的内涵和底蕴媲美,文化翻译工作任重道远。

    有国际影响的译著凤毛麟角

    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大量“入超”,文化赤字较大。以出版业为例,我国出版业进出口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。据统计,2007年全国图书、报纸、期刊累计进口2亿多美元,累计出口仅有3700多万美元;在版权贸易方面,2008年中国引进图书版权15776种,输出图书版权2440种。

    “版权贸易上的逆差由诸多因素造成,但归根结底还是翻译问题。”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坦言,中国图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,翻译工作是唯一一座桥梁,同时也是一道屏障。中国文化能走出去多远,很大程度取决于翻译的效果。

    有关专家分析,能否用地道的外文、用外国人能理解的方式,贴切地表达中文原著的意思,是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上有无立足之地的关键。

    以文学作品为例,目前中国作家的作品在国外读者中的影响并不乐观,由于“中译外”的滞后,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译成地道的外文,难以出版。曾获得老舍文学奖的长篇小说《受活》,2004年底分别与日、法、意、英4国出版机构签订了版权输出合作协议,因为翻译的问题,4个译本至今无一问世。

    “在国外书店,经常看到介绍气功、菜谱的中国图书,而体现中国文化价值的译著却凤毛麟角。”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感叹。

    中译外高端人才奇缺

    “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上表现不佳,除了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限制,深层次的原因是人才问题,特别是高水平中译外人才的匮乏。”黄友义强调,如果跨不过这个坎,中国文化就不可能大踏步走出去。

    据统计,目前中国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,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,但是现有的翻译人员无法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中译外工作需求。翻译工作者一般擅长把外语翻译成自己的母语,而将母语翻译成外语,被公认是一项高、精、尖工作,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,估计缺口高达90%以上。

    目前,从事中译外工作的中坚力量主要是老一辈翻译家,优秀中青年译者严重不足,翻译队伍“断层”令人担忧。

    此外,社会的误解也使翻译工作受到不少阻碍。“外语专业出身不一定就能当好翻译。人们常常误以为懂外语就能做翻译,基于这一认识上的误区,社会上缺乏对翻译质量的有效管理和监督,致使译著质量下降问题日益突出。”黄友义说。

    需加强合作“借船出海”

    打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中译外人才队伍成为业界共识。

    黄友义提出,加强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实力,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,政府应从作品翻译数量、品种、人员组织、培训到作品发行及市场运作等环节制定一系列总体规划,为目前较为分散的中译外工作体系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。

    同时,为了培养中译外青年人才,提高翻译的高等教育水平迫在眉睫。“但在短期内人才缺口无法弥补的情况下,海外汉学家可以成为我国文化翻译队伍中的一支有生力量。”海外汉学研究专家张西平认为,国外的汉学家既精通自己国家的语言,又了解中国文化,我们可以组织一批这样的海外汉学家参与中译外工作,并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,“借船出海”,扩大中国图书的海外影响。

    当前,针对中国文化翻译的各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。其中“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”自2005年实施以来,共资助出版中国图书翻译项目990 种、1381部,涉及36个国家的156家出版社,推荐目录的图书已达2000多种;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家协会正在筹划组建专门的翻译研究机构,将团结文化、传播和翻译界精英,开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。(李 蓓 卢荣荣)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