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
发布时间:2005-03-22 浏览次数:3207 文章来源:
冯至、萧乾、冯亦代······当我们捧读许多外国文学名著时,这些著名翻译家的名字,便如同镶嵌在文学苍穹下颗颗亮丽而耀眼的恒星,并演示出一种不尽的辉煌。而如今,随着这些文学翻译大师的离去,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,也迅即跌入了低谷和窘境。
日前揭幕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,仅设的5个优秀文学翻译奖获奖名额,竟被
评委无奈地空缺了3个。文学翻译应达到的“信、达、雅”之三境界,如今翻译者当中堪称“信”、“达”者,已属不易,而能至“雅”境者,就更乃凤毛麟角了。外国文学翻译水平不佳,翻译人才日渐匮乏,已成为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。文学翻译之所以遭此窘境,就是因为其需翻译者深刻掌握两种语言的精髓,且以深厚的母语文学功底,做到“两条腿”走路。可如今,尽管翻译者的作品汗牛充栋,但真正能达此境界者却日趋寥寥。
当然,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,却并没有因为我们国内“二传手”奇缺而停止对国内读者的“诱惑”。为让国内读者同步看到这些外国优秀作品,许多出版商也只好采取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的“下下策”。而受经济利益的驱动,翻译质量难达标的翻译作品,却一时充斥着书架。据统计,1978年至1990年,全国共出版翻译类作品2.85万种;而1995年至2003年,翻译类新书 不包括重译和多版本译著 却高达9.44万种,年均新版译著近万种。但是,没有好的质量,原本就惨淡经营的文学翻译,难免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。
时下,许多人已不再将文学翻译当一种事业来善待,而是当作一种产业进行经营。如此,文学翻译的浮躁和喧嚣就在所难免,而文学翻译的成果却日渐干瘪和枯萎。因为对于文学翻译来说,它与其他翻译的最大不同之处,就是其不光是对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简单翻译,而且是一种颇为艰苦的再创作过程。罗新璋先生翻译的《红与黑》,几乎是一字一句推敲,一天下来,才翻译300字。可如今的翻译者,即便其“信、达、雅”之境界齐备,又哪还有此等功夫和耐心呢
文学翻译是一种需要许多人默默奉献的事业,不能仅仅把其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。文学翻译作为一种事业,除了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外,更需建立文学翻译基金会等专门组织,以借助社会和民间的力量,对有成就的文学翻译者以嘉奖,对时下不景气的文学翻译以扶持和呵护。恐怕只有如此,文学翻译走出眼下窘境的日子才能更早一天地到来。